下山,然后呢

我想我们都享受过爬山。当我们立足于山巅,从极天之峻俯视世间一切,享受足下蝼蚁般的向往的仰望。这一刻,仿佛人生已经值得。

但就像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十分钟”所言,十分钟一到,你我的表演已经结束,聚光灯离去,舞台不再属于我们。我们无法在山顶久居。此刻,该下山了。应该回到与他人平起平坐,回到普通又平凡的日常中去。是的,下山,回到群山中去。

重新回到幕后似乎十分轻松,至少与登山相比。但古人有云,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;也有言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当我们登山时,视野逐渐开阔,豁然开朗。但此刻,我们重回蒙蔽,再次平庸。这种失而复得之伤,或许已经盖过了下山的轻松,甚至山巅上的欢娱。

请再次回想第一句话。我们真的享受爬山吗?我们真的热爱“努力—收获”的这样一条逻辑链吗?不是的。我们只渴望获得感,渴望处于山巅的一瞬。这一瞬是短暂的,不长久的,不知何时可以再次达到的。但我们是这么渴望被认同、被称赞、被仰视——以致对这样不稳定的一瞬的追求主宰了我们。直到有一次,我们真的登上山峰,下山,却怅然若失。

初尝人间世事的我们似乎马上要遇到这种困境。整整十八年,我们把人生的目标粗略的设定为高考。我们以单一成就为目的,目标“考上名校”,最终“成为人上人”。但当我们真的取得了成果,光辉荣耀,登上了顶峰,还要再向山下走去。

下山,然后呢?我们刚刚跨过了一座山峰,接下来的路途在何方?

一山放过一山拦。人生的目标没有这么简单。山峰与山峰之间所忽略的,却需要最长时间去堆砌。无数个你我,用坚守和努力,于寒冬深处,拼出了春天——不应轻描淡写地被忽视。过程,远比结果重要。

下山,去思考。寻找下一座山峰,然后准备。不是为登顶之后,而是为登山的路途,登山的过程。

或许在将来,真正令我们难忘的,是蹒跚的备考经历,而不是那之后的笑与泪吧。

富婆饿饿饭饭